都市人普遍都試過失眠,夜晚在床上輾轉反側,除了會影響翌日工作表現,亦有機會令你響起健康警號。要加速身體進入就寢狀態,睡房的擺設不可輕視,鬧鐘、收音機、電腦、盆栽、書本等家具用品,對入睡有益還是有害?精神科專科醫生許龍杰邀請嘉賓黎耀祥、小儀明辨好壞。 生活壓力、情緒問題都是失眠元兇,原來透過合適訓練,就可喚醒人體潛藏指令,控制身體反應,臨床心理治療師李偉堂講解自我催眠的步驟,教各位快速進入夢鄉。穴位按壓有鎮靜安神的作用,只需在三個指定穴道「動動手腳」,說不定比起「數綿羊」更能加強睡意,留意註冊中醫師李仁杰指導。 飲食或多或少會影響睡眠質素,熱朱古力、香蕉、蕃薯、酸辣湯、牛奶,哪些食物會阻礙各位與「周公」會面?擔心禍從口入的話,參考黃淑儀的「Gi補靚湯」絕對萬無一失。今集介紹的「靈芝水鴨湯」,具安神、健脾、養心的妙效,值得一試。
你可有經常忘記事物的經驗?醫學上有種病叫作健忘症,記性差的人首當其衝是高危一族。要知道自己是否患者,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袁孟豪介紹一項視覺空間記憶測試,參加者要倒序列出八個數字的出現位置和時序,森美、朱千雪接受測試,誰竟然只答對兩題?增強記憶可靠後天特訓,記憶力訓練導師李鑑峰示範在一分半鐘內,背誦出二十組由現場觀眾隨意寫下的雙位數字,並將箇中的記憶竅門與大家分享。 中醫角度,腎和腦的關係密不可分,補腎對益智有莫大幫助,由核桃、圓肉、益智仁等煲成的「核桃老鴿湯」絕對是加強記性之佳品。不同的食物亦可改善記憶力,藍莓、西蘭花營養豐富,不妨多吃;豬腦在中國傳統有以形補形之說,在營養師的眼中又是否有益?還要留意中醫師示範「補腦操」,提升腦部血液供應。
智能電話日漸成為都市人的必需品,經常用手機收發短訊、遊戲上網,令大家不知不覺變成「低頭一族」。有神經外科醫生認為,長期低頭令頸椎所承受的負荷比正常高出六倍,隨時增加患上「寒背」、肩關節夾擊症、姆指肌腱腱鞘炎的風險。註冊脊醫朱銘謙邀請單立文、呂慧儀示範數個簡單測試,各位不妨照做,評估自己的肩頸健康。 低頭族經常凝視屏幕,容易令眼部不適,市面上常見的眼藥水、熱敷眼罩等,對舒緩眼睛疲勞有多大功效?中醫學強調明目養眼與肝血息息相關,「Gi補靚湯」教大家炮製「五指毛桃老雞湯」補益肝腎,護理「靈魂之窗」。一條毛巾可以怎樣改善頸椎問題?留意瑜伽導師Bonnie指導。
香港天氣炎熱,令人容易出汗,當汗水與皮膚表面的細菌分解,就自然形成氣味。可是,有部份朋友的汗臭味特別濃烈,原因何在?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解釋汗腺與「臭狐」的關係,還指出臭狐都有遺傳性。腳臭與狐臭的原因同出一轍,坊間有指穿着五趾襪可減腳臭,張致恆即場做實驗,嘉賓麥美恩以天生靈敏的「神鼻」一嗅分別,驗證說法真偽,絕對是為醫學而犧牲! 中國古人用艾草做藥,歷史悠久,原來外敷有除濕止癢的妙效,可改善體臭,留意醫師傳授艾草藥敷包的製法和使用須知。大家平日享用的食物有機會影響體味,喬寶寶至愛的咖喱蘊含大量香料,自然不在話下,不過吃西蘭花竟然都會產生體臭?坊間有不少產品助人減輕汗味,止汗劑和香體露哪個比較有效?
頭痛是非常普遍的身體小毛病,而根據權威組織的標準,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。前者並無明確病因,主要包括偏頭痛、頸椎病變性頭痛等;後者多數由其他疾病,例如腦出血、腦腫瘤所引起。若然你發現自己經常「頭赤赤」,卻不懂判斷身體哪個地方出現問題,不妨跟脊醫朱銘謙以兩套簡單動作,找出癥結所在。 天麻、川芎、白芷有止痛功效,配合大魚頭、瘦肉、紅棗等材料,就可製成「天麻魚頭燉湯」這款香氣四溢的食療,助大家行氣通絡。「一日一蘋果,醫生遠離我」,吃蘋果好處多多,就連醫頭痛都有一手,除此之外,深海魚和芝士哪樣不適宜長期頭痛人士食用?頭痛往往要來便來,註冊中醫師梁寧茵教各位四個舒緩不適的穴道,以備不時之需。
肥仔、肥妹四海皆是,根據世衛紀錄,原來全球有十九億人擁有超重問題。醫學界專稱的肥胖是指人體脂肪過多,普遍採用身高體重指數(BMI)來評估肥瘦,可是BMI達標的人也不代表完全過關,因為還有一種脂肪過量的案例,叫作中央肥胖。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中央肥胖?今集請來香港肥胖醫學會會長周振中,為岑麗香、林盛斌(Bob)用專門方法量度腰圍。 中醫認為肥胖與濕熱有關,一般袪濕、利水的食療對減肥益處多多,黃淑儀介紹一款「Gi補靚湯」,以北芪、冬瓜、荷葉等食材助各位調理身體。不少辦公室女郎喜歡午餐吃沙律菜瘦身,但份量不足僅夠充饑,飯後肚餓起來亂吃零食,反而適得其反。營養顧問Elsa示範「羽衣甘藍沙律」,教你飽肚瘦身。勤做運動是減肥的不二法門,瑜伽導師Louise傳授手肘平板支撐動作,燃燒身體各大部位的脂肪。
甲組腳、包包面等可謂女士的大敵,成因或許與水腫有關。水腫反映腎臟、心臟、肝臟或者淋巴循環問題,亦有機會源於荷爾蒙改變,導致身體積水所致。張致恆、梁嘉琪,以及今集嘉賓林穎彤自告奮勇做「白老鼠」,在睡前喝一大杯清水,再比較翌晨起床後的水腫情況,為何女士較易「中招」?想測試自己是否水腫一族,內科專科醫生陳鎮中有簡易竅門,他還為「蝦頭」楊詩敏現場推淋巴,教觀眾如何DIY去腫。 薏米有健脾胃、袪水等益處,無論煲老火湯、沖花茶都適合應付水腫問題,留意中醫師楊明霞分享療方;而黃淑儀則到街市物色食材,炮製「紅薏米蓮子茨實鰂魚湯」 ,並解釋紅薏米、鰂魚較能消腫的原因。甜品、零食一向是「魔鬼」,亦是引起水腫的幕後黑手,營養師陳秋惠推介幾款健康食品,黑朱古力原來是女士恩物!
便秘所帶來的困擾,可說是有苦自己知,若長期便秘導致痔瘡形成,更是苦上加苦。其實飲食習慣、生活壓力等,都會影響排泄系統的健康。想腸道「路路暢通」,如廁的姿勢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!痔瘡與肛門長期受壓,令血管曲張腫脹有關,病情可以分為哪四個階段?外科專科醫生姚志鵬用圖片詳細解釋。 紫菜、無花果、土伏苓對便秘、痔瘡痛症有相當幫助,黃淑儀教大家配合蠔豉煲湯,「Gi補」身體。中醫穴位推按功效奇妙,何潔慧醫師示範在手部、肚皮、小腿輕輕按壓,改善血液循環。孕婦妊娠期間有機會出現便秘徵狀,嘉賓周家蔚也曾身受其害,如何舒緩不適?醫生建議大家每餐多菜少肉,預防便秘,留意營養顧問Elsa介紹的「全素Chili」,令大家排便更得心應手。
當人體免疫系統對本身無害的外來物質產生激烈反應,導致身體出現非尋常的發炎,便是過敏跡象。香港大約每四人就有一人擁有過敏症,而常見的致敏原遍佈生活上的大小事物,哪些家居用品或生活習慣會引發鼻敏感?食物敏感嚴重起來有致命風險,註冊營養師林思慧講解數種要特別提防的食材。 中醫認為敏感是熱毒之兆,黃淑儀介紹「土茯苓地蔘瘦肉湯」製法,預防過敏徵狀。恆常用鹽水清潔鼻腔,原來有助防止鼻敏感,做法是怎樣?一個非常簡單的按鼻動作配合呼吸,竟然能夠平衡身體呼吸機能,留意瑜伽導師Elkie的示範。
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覆蓋全身,但說到護膚,大家的關注總集中在養顏方面。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傳授兩大護膚金科玉律,應付日間和晚上的不同需要。近年,注射肉毒桿菌瘦面大行其道,究竟箇中原理是怎樣?使用導入導出機洗臉,是否比清水見效? 常說「睇面色做人」,不想經常「黑面」,不妨學黃淑儀以烏雞、馬蹄、白背黑木耳等材料煲湯,補氣養血,保持容光煥發。黑眼圈問題嚴重?吳昕樺中醫示範眼部穴位按摩,恆常使用有助趕走「熊貓眼」。花膠、水浸豆腐等美肌效果顯著,加上營養顧問Elsa推介的「美顏美白蔬果汁」,讓身體「由內靚到外」。
香港生活壓力大,平均每五個人便有一人受相當程度的情緒病困擾,出現抑鬱、焦慮等徵狀,甚至引發各種身體不適。如何測試自己的情緒健康是否正常?不少人十分抗拒出席公眾場合應酬,與社交恐懼症有關嗎?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副教授陳秀雯詳細講解。嘉賓王祖藍、黃心穎亦透露自己在生活上的情緒困擾。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,在適當的時間獲得一句好言好慰,勝過萬千靈丹妙藥。不過安慰說話不可胡亂開口,否則有機會適得其反,臨床心理治療師李偉堂指點一二,還教大家兩套解憂舒心的呼吸動作。中醫認為情緒與肝臟息息相關,以玫瑰花、茉莉花、素馨花泡茶,對「心病」有何益處?
做運動當然有益身心,但也容易引致受傷。膝蓋、下腰椎等都是高危的受創部位,其中腳踝更是最容易弄傷的關節,為何它特別脆弱?註冊物理治療師方少萌利用關節模型解釋,並道出諱疾忌醫的嚴重後果。 奧運選手作賽時貼上的彩色運動布帶,原來有固定關節之用。何雁詩、鄭俊弘接受測試,為主持試貼布帶,自然錯漏百出,還是留待專家正確地示範。不少食材有活血去瘀的功效,例子有田七、黑木耳等,黃淑儀教大家自製「豬粉腸田七木耳湯」,加速關節康復時間。 關節勞損可大可小,若能及早了解傷患所在,便可防止惡化,留意脊醫朱銘謙介紹兩套測試膝傷和腰傷的動作。按摩球和運動滾筒如何舒緩肌肉痠痛?體適能教練黃永輝仔細示範。
香港工時冠絕全球,各位打工仔若長期出現疲倦健忘,體重急劇變化、失眠、身體痛症等問題,隨時是過勞徵兆,朱偉星醫生話你知過勞帶來的生活影響。正常人每日需要八小時睡眠,但其實睡眠窒息症的患者,即使睡眠時數充足,疲累睏倦感仍會揮之不去。一把尺子如何測試你是否高危一族? 飲食可以補充體力,可是有部份食物竟然會令人愈吃愈累!註冊營養師陳玉儀以不同例子解釋兩者的關係。當然,最保障的做法,便是參考黃淑儀「節瓜鱆魚眉豆湯」和營養顧問Elsa「奇異籽雜果巴菲」的製法,做一頓養生健體的食療。臨床心理治療師李偉堂還教大家兩套健腦操,刺激思考功能。
全球高血壓患者數以億計,由於此症病徵不明顯,卻能引起致命頑疾,所以一直視為「隱形殺手」,究竟成因何在?血壓低與心臟的「泵血」力量有關,患者有機會出現反射性昏厥,增加受傷風險,自然也不能忽視。今集請來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奚小嫻,詳細講解正確的量血壓方法,到底量血壓事前有何禁忌? 鮑魚可降血壓,用來煲湯味道鮮甜,配合夏枯草引陽入陰,還可醫治失眠!留意黃淑儀介紹材料。除了湯水補身,以桑寄生、杭菊花、淮山泡茶,也有養肝腎、抗血壓的妙效。經常「踎低起身見頭暈」是低血壓的徵兆,假若遇見有人因低血壓而昏倒,醫生竟建議別要扶起患者,此話何解?萬一感到暈眩,奚小嫻教各位兩套自救方法,將血液帶上心臟、腦部,舒緩不適。
大家可有試過,每當心情緊張、壓力太大的時候,就會腹痛、肚瀉?這或與「腸易激綜合症」有密切關係,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影響正常生活,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施蘊知詳細講解成因及病徵。胃酸倒流泛指胃液流入食道,造成胸口灼熱、疼痛,如果每星期發生超過一次,就是一種身體警號,日常生活中有何方法預防? 香蕉含維他命B6,對胃酸倒流有相當幫助,營養顧問Elsa示範一道美味的「香蕉堅果班戟」,助大家減輕病情。黃淑儀亦傳授「猴頭菇百合瘦肉湯」的製作方法,健胃益氣。遇上胃部不適,在背部近胸椎第七節的陽關穴按壓,不但能舒通胃氣,亦可保養胃部;想「不求人」地緩解胃氣脹、作嘔、作悶等問題,輕揉手腕位置的內關穴,迅速見效。中醫何慧潔還介紹另一個腸胃急救穴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