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苛娭在2011年白加士街大火中燒傷,當年她18歲。與其他少女一樣,她喜歡打扮、逛街,也注重外表。但自從出事後,她經歷前所未有的痛楚及緊接著的治療,促使她的性格上遭遇很大轉變。從以前偶爾有「小姐脾氣」,逐漸變得堅強,樂觀面對困境。加上她身邊的親友、醫護人員給她的鼓勵及支持,讓她感到自己不是孤身作戰。
「衡仔」張潤衡在1996年八仙嶺大火中被嚴重燒傷,一次的災難帶來深遠影響,除了他身體的創傷,更有心靈的挫折。但憑著堅毅不屈的精神,他沒有放棄自己,經歷過不少起起跌跌,過程中悟出不少人生道理。努力完成大學課程後,現在任職心理培訓導師,投身幫助更多人的行列,燃亮自己,照耀他人。
對於傷者來說,身體的創傷、痛苦,已是非常難克服,倘若社會不給予更多包容、關懷,反而投以奇怪的目光,將令他們更加難受。所以對於社會大眾的教育,其實對幫助傷者康復非常重要,讓他們遭遇不幸後,能真正忘記過去,重新起步走自己的路。
記者:張慧敏/楊阡仟
鄧苛娭在2011年白加士街大火中燒傷,當年她18歲。與其他少女一樣,她喜歡打扮、逛街,也注重外表。但自從出事後,她經歷前所未有的痛楚及緊接著的治療,促使她的性格上遭遇很大轉變。從以前偶爾有「小姐脾氣」,逐漸變得堅強,樂觀面對困境。加上她身邊的親友、醫護人員給她的鼓勵及支持,讓她感到自己不是孤身作戰。
「衡仔」張潤衡在1996年八仙嶺大火中被嚴重燒傷,一次的災難帶來深遠影響,除了他身體的創傷,更有心靈的挫折。但憑著堅毅不屈的精神,他沒有放棄自己,經歷過不少起起跌跌,過程中悟出不少人生道理。努力完成大學課程後,現在任職心理培訓導師,投身幫助更多人的行列,燃亮自己,照耀他人。
對於傷者來說,身體的創傷、痛苦,已是非常難克服,倘若社會不給予更多包容、關懷,反而投以奇怪的目光,將令他們更加難受。所以對於社會大眾的教育,其實對幫助傷者康復非常重要,讓他們遭遇不幸後,能真正忘記過去,重新起步走自己的路。
記者:張慧敏/楊阡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