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窮人抑或做富翁,是天註定還是靠雙手 ? 香港貧窮人口突破一百萬,十多萬基層家庭居於籠屋、板間房,貧富懸殊冠絕亞洲、全球位列第五,窮人富人收入相差幾十倍。 《窮富翁大作戰》以真人騷方式,請來上市公司行政總裁、年青樂活族、靚女模特兒、幸福少奶奶渡過約一星期的貧窮生活,嘗試露宿街頭、住板間房、倒垃圾、執紙皮…。港台攝製隊則每日二十四小時貼身追蹤四位參與者,看他們如何與木虱為伴、一星期只有十五元使用、及可否憑藉他們的富人智慧,挑戰香港貧富懸殊的困局?
「我有個好幸福的家庭,在一個好好的背景長大,爸爸媽媽俾到我去外國讀書,跟住在外國認識到丈夫,係人生好好的一件事」 Joyce 自小生活無憂,在澳洲讀書畢業當了兩年律師後,決定辭職結婚、全心全意照料新家庭。 「綜援的錢,其實兩個人唔夠用,即係 d 錢可以餵飽你,但係唔會滿足到生活的其他需要」在節目中,Joyce 要與一個領取單親綜援的新移民家庭生活,既要搵工做兼職,又要照顧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小朋友。 「環境因素令佢地好多野都做唔到,佢地好難做到 d 咩去 improve 自己的 life,憑佢地的一雙手,係做唔到…」長時間打理家頭細務、照顧小朋友及做散工,卻始終未能改善生活環境,令 Joyce 對前景感到無望,亦開始體會到近 130 萬貧窮人士的心情。
林國誠Bruce是國際手機品牌的港澳區掌舵人,被喻為「銷售鬼才」,他形容自己「未輸過」。在五日四夜入面,Bruce要經歷身上只有兩元、冇信用卡、冇電話用、在寒冷天氣下冇瓦遮頭的露宿生活,看看他對露宿生活有何反思?
「露宿生涯有如將鉛筆愈刨愈短,而不是愈刨愈尖。」經歷了露宿生涯的 Eric 如是說。 一向追求享受與生活質素的 Eric ,突然一無所有,身上只剩十五元,他以為只要勤力搵工,總不會餓倒街頭。但他發現,勤力原來真的不代表一切,愈奮力搵工,愈像被刨短的鉛筆,意志被磨滅,體力支持不了 ...... 人失去一個家,不但吃、喝、睡覺、上廁所極度不便,被世界遺忘的孤獨感才是最難受... 以為賺到五、六千元,可以脫離睡冰冷硬地的日子,卻發現唯一能負擔的板間房,更住不得人,繼續露宿街頭腰骨又受不了 ...... 沒有冷氣的日子,滿身汗臭,想保持整潔衣服和外表,無奈不夠衣服替換;衣服洗了,無奈又沒時間曬乾 ...... 五天露宿者生涯, Eric 初嘗流浪苦處,發現原來每個睡在文化中心的身影,都有一個不同的故事 ......
「 Being center of the spotlight ,表現自信的一面」— 選美天后 JuJu 是兼職模特兒,曾參與不同電視及廣告演出。在美國長大的 JuJu ,自小學習多種才藝,父親是跨國公司亞太區主席,成長路上,一帆風順。 「這麼小的空間,竟住了廿伙人」 JuJu 將會到入住板間房,跟一個單親新移民家庭居住,照顧一個來港不夠一年的小朋友。日間又要到茶餐廳打工,初嘗做洗碗阿姐的滋味。長工時工作,讓 JuJu 感受單親媽媽為口奔馳,未能照顧小朋友的兩難局面。 在溫室長大的 JuJu ,經過五天的窮旅程後,對這些默默工作的新移民婦女,能否脫貧,打破跨代貧窮這個惡性循環,有一番深刻體會。
今集請來上市公司行政總裁 Erwin,Erwin 於美國波士頓大學畢業,曾是美國矽谷的 I.T. 精英。節目中,Erwin 要屈居於不足 20 呎的籠屋;他的工作是到屋村倒垃圾,學習如何在一個小時倒十九層樓的垃圾。第一天上班, Erwin 只是倒了幾層樓的垃圾,就幾近虛脫:「我擔心身體捱唔住,決定想 take 另外一份工作…」。究竟 Erwin 能否完成他的工作?
2009年第一輯《窮富翁大作戰》,以真人騷形式去探討香港貧富懸殊的困局。攝製隊每日二十四小時,緊貼四位生活無憂生主角體驗貧窮,了解憑他們的學識智慧能否扭轉貧窮的命運。 一年多過去,2010上半年貧窮人口已達至126萬,貧富懸殊加劇,社會上瀰漫仇商仇富情緒。126萬人活在貧窮線下,在職貧窮人口達65萬,約有30萬兒童活在貧窮線下,每三名長者便有一名是貧窮戶。 新一輯《窮富翁大作戰》,繼續以真人騷形式,進一步探討如何分配資源、制訂社會政策去改善貧富懸殊;今次節目邀請到六位「富翁」,包括政商界名人同及富豪後代,他們要住籠屋、體驗低工資長工時、感受冬天露宿、跨代貧窮、晚年赤貧及年青人無法向上流的困局。
田北辰,人稱田二少,父親是香港「一代褲王」。在哈佛大學畢業後,田北辰創立自己的服裝王國,至今坐擁全球七百多間服裝店。經歷金融海嘯、沙士危機,令田北辰對自由市場有一份堅持。 節目內,田北辰會變身掃街清潔工,每日做足九小時厭惡性工作,時薪只有廿五元,每日得五十元生活費,食餐飽飯都「猛猛緊」; 夜晚入住只有十五呎的「豪華籠屋」,一嘗呎租仲貴過豪宅,但就連腳都伸唔直的滋味。 信奉自由市場的田北辰,經過今次體驗,對自由市場下的工資水平及房屋價格會有何反思呢?
窮富翁大作戰第二集的主角是名流周啟邦之子周國豐Brandon。 Brandon 在英國畢業回港後晉身做大律師,身為八十後有事業、有物業、有妻兒,擁有不少年青人追求的理想生活。 過去兩年,八十後及社會流動性成為大眾關注議題。節目內,Brandon 會變身成為只有中五學歷的年青人,在珍珠奶茶店沖奶茶做到冇停手,又會去做速遞員通街走,體驗低收入、低學歷的八十下如何掙扎向上流。 究竟Brandon在沒有父母的庇蔭下,單憑自己的努力,能否打破年青人難以向上流動的困局?
《窮富翁大作戰II》第三集的主角是十歲的Tiffany和媽媽Cisy,她們會體驗香港跨代貧窮的困局。 Tiffany的爸爸是外資銀行的高層管理人員,生活無憂,在國際學校就讀五年級。Tiffany每日放學後忙住學唱歌、跳舞、彈琴,每星期在美國的補習老師還會透過互聯網幫Tiffany補習英文。 節目內,Tiffany 會跟媽媽Cisy到一個一家三口的綜援家庭生活,屈居在不足一百方呎的套房,又會跟一對小姊弟到一間專收基層學生的學校上學。而從來買米唔知價的Cisy為幫補家計,就要去做兼職工洗碗洗廁所。 究竟在連窮字都唔識寫的Tiffany眼中,貧窮是甚麼滋味? 對媽媽Cisy而言,貧窮又是否會一代傳一代遺傳下去呢?
林國誠Bruce,是國際手提電話品牌港澳區掌舵人。他被喻為「銷售鬼才」,形容自己在商場上「未輸過」。節目內,Bruce要在聖誕期間,體驗五日四夜的露宿生活。沒有錢、沒有信用咭、沒有手提電話,只能夠做散工為生,每天只為要吃得飽、有瓦遮頭而憂心,感受露宿者的孤獨與無助。
今集《窮富翁大作戰》的主角是親子生意集團行政總裁 Michelle劉雪文。 Michelle 出身富裕的音樂世家,大學畢業後出任大公司的顧理管問,曾經創辦幼兒音樂學校,是一個有生意頭腦的事業型母親。 節目內,Michelle會到被形容為「悲情城市」的天水圍生活。在這個人口高達三十萬但缺少工作機會的社區,Michelle會體驗在商場壟斷下,高消費低收入的日子有幾難過; 為搵兩餐,她還要學人做小販,經歷想自力更生但卻擔驚受怕的走鬼生涯。 在這個遠離市區,有圍城之稱的新市鎮入面,Michelle能否找到出路呢?
Johnny 陳光明出身於實業世家,被喻為「富三代」。Johnny出國留學畢業後,曾任職跨國投資銀行,他形容自己處理過的銀碼相當驚人。九年前,Johnny創立自己的投資公司,積極參與商界社團活動,是香港潮州商會和中華總商會的活躍分子。 節目內,Johnny會到環境惡劣的籠屋與一班清貧長者同住,在天光墟擺檔賺取十元八塊、在街頭拾荒執紙皮、從事厭惡性的洗廁所工作,反思長者如何有尊嚴地渡過餘生。
《窮富翁大作戰》來到第三輯,今輯將會突破前兩輯著重體驗貧窮的範疇,要求參與者多走一步提出改善方案,因此節目主角不單家境富裕,亦須具備相關主題的專 業知識或背景;新一輯節目會以「食物」、「房屋」、「壟斷」、「教育」為主題,參與者有曾任職投資銀行的廚師陳彥琳Alvina、來自銀行家族的建築師廖偉芬Jennifer、飲食集團富二代黃傑龍Simon及大型補習社創辦人伍經衡Richard 與他的女兒伍雅愉Stephanie,看看他們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及資源下為有需要人士締造「改變」。 政府日前公布首條官方貧窮線,訂出全港貧窮人口達131萬人,扣除政府福利津貼後仍有102萬人。貧窮人士就在我們身邊,但究竟我們是否願意多走一步,為 他們帶來改變?今輯窮富翁大作戰與香港中文大學心理系合作,進行兩項實驗。除了測試途人見到執紙皮婆婆跌紙皮會否伸出友誼之手外,更邀得六名社會知名及專 業人士齊齊玩大富翁,模擬社會貧富懸殊的情況。 今輯節目更找來過去兩輯節目的參加者,說說他們如何身體力行,幫助身邊人。2009年參與首輯窮富翁大作戰的黃岳永,在節目後重新反思何謂社會公義,更毅然辭去上市珠寶公司行政總裁一職,專心搞社企。至於在2011年第二輯窮富翁節目中做清潔工捱足九個鐘的田北辰,成為立法會議員後,更聯同年青商家及社福機構為一千個N無小朋友提供電子英語教材,改善學習資源不足的問題。 前投資銀行精英陳彥琳Alvina,離開銀行界後全身投入廚師工作,平時教烹飪,一定不忘宣揚健康飲食的訊息。 飲食集團富二代黃傑龍Simon,會由大老闆變身小食店最基層員工,體驗小商舖經營的困難。 出身銀行世家的建築師廖偉芬Jennifer,在節目中會穿梭於兩個不同的世界,日頭在華麗的酒店執房,下班就要感受低下階層的非人生活。 補習天王Richard Eng 伍經衡,跟女兒Stephanie從小全英語溝通,他深信教育是解決跨代貧窮的不二之門,而一個大學學位更加是今時今日社會最基本的入場券。
擅長法式烹調的陳彥琳,於著名的法國藍帶廚藝學校以第一名畢業;幾年前離開投資銀行的高薪厚職,投身飲食界實現她「以煮食延續愛」的理念。 琳琳堅信營養和價錢不一定成正比,一心走入基層,為平時勒緊褲頭過日子的家庭創作又好味又有營養的大餐。她最初一腔熱誠向媽媽們傳授烹飪和營養知識,怎知事情並不如想像中簡單。 富裕的香港其實從不缺吃的,卻因分配不均每天丟棄大量食物。琳琳跑到酒店和街市收廚餘剩菜,思考這些寶貴的資源可以怎樣重新分配到有需要的人手上。 香港現時有四分一兒童活在貧窮線下,父母為了給子女最好的營養,每天費煞思量。剛為人母的琳琳身同感受,決定為基層家庭籌辦一個別開生面的烹飪班,只需一個電飯煲和十元八塊,也可以弄出一道道健康又精美的法式fusion菜! 前投資銀行精英陳彥琳Alvina,在節目入內,會與一名低收入家庭住板間房,以及照顧兩名小朋友的起居飲食 陳彥琳Alvina將會參與社福機構的剩菜回收計劃,感受香港人有多浪費食物。
飲食集團大老闆黃傑龍﹝Simon﹞,數年前接手打理爸爸的生意,管理三十多間店舖及過千名員工。工作以外,Simon有三分一時間投放在公職,身兼扶貧委員會、最低工資委員會及競爭事務委員會委員,希望藉此推動公平競爭環境,令基層市民向上流動。 香港號稱為經濟最自由的地方,但近年租金飆升、小商舖被迫遷,結果每區充斥大商場及倒模式連鎖店,高昂物價令基層選擇越來越少。問題背後,究竟是市場定律抑或商人賺到盡? 一向信奉自由市場的Simon,會走訪旺角不夜城及屯門新市鎮,感受巨人般的霸權如何侵佔小市民生活;反思傾斜的發展模式如何主宰小商舖的生存。 了解問題如何一環緊扣一環後,Simon改變了他對商人天職的看法。深信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他,會運用本身餐廳資源,推出待用飯減輕基層負擔,亦希望這一小步能推動其他餐廳老闆加入待用飯行列。 飲食集團富二代黃傑龍Simon,會由大老闆變身小食店最基層員工,體驗小商舖經營的困難。 黃傑龍Simon體驗過後,究竟會提出甚麼方案締造改變呢?
華資銀行第三代後人廖偉芬(Jennifer),是咖啡連鎖店的創辦人,亦是一名建築師,一直崇尚品味,並以改造空間提升生活質素為使命。 房屋問題一直是困擾香港人的頭號課題,面對房屋供不應求、租金超出一般市民負擔能力、劏房蔓延、年輕人望樓興嘆,仇富、仇商、反地產霸權的情緒一發不可收拾。 家族成員本身是地產界鋒頭躉的Jennifer,偏偏走進草根階層千奇百怪的蝸居生活,親嘗另類建築「美學」。 親歷其境,往往比書本上的資料圖片來得震撼。Jennifer慢慢拆開香港那張華麗的包裝紙,正視箇中問題。雖然憑一己之力,未必能扭轉局面,但她仍希望踏出一小步,為基層家庭籌辦了一個極富創意的舊傢俱翻新工作坊,打破兩個不同圈子的芥蒂之餘,更希望喚起本身為造夢者的建築師們,為改變房屋問題一起造夢。 Jennifer家族本身從事投資物業、不過於節目內,她將要屈居於工廠大廈的鐵皮屋,及幾十呎的劏房,體驗低下階層的蝸居生活。 Jennifer十年前一手創辦其咖啡王國,在店舖設計上,她一直追求建築美學及舒適的空間感。於節目中,Jennifer會利用其建築設計的知識,幫基層市民想想辦法如果美化一下蝸居環境。
補習天王伍經衡 (Richard Eng),廿多年前大學畢業後,看準元朗地處偏遠,重讀生多,而且大型補習社缺乏,於是以成本5萬元在元朗搞補習社。天時地利加人和,最初只有三間班房的補習社,到今天,成為有13間分校,補習老師跟員工逾400人的連鎖補習學校。 Richard一直深信,今時今日的香港社會,一個大學學位是最基本的入場券,更加是解決跨代貧窮的不二法門。而為栽培他16歲嘅的資優囡囡 Stephanie,Richard由她出生前已經精心部署,包括安排女兒在外地出生,自抱在手上一刻開始,至今沒跟她說過一句廣東話,只會說英語。 對教育子女自有一套的Richard,這幾天要由富爸爸變身窮爸爸,體驗低收入沒出路的乏味工作,同時要兼顧基層學童的學習困境。而從不識窮滋味的Stephanie,要初嚐家境清貧,無奈犧牲課餘時間,做兼職幫補家計的滋味,明白「幸福不是必然」這老掉牙的說話。 在接觸過一個又一個基層學生,一幕又一幕基層生活放在眼前,Richard和Stephanie希望利用自己的強項,助基層學生備戰公開試,圓他們的大學夢,為解決跨代貧窮添一點點希望。 有二十年教學經驗的Richard以及資優學生Stephanie,有甚麼辦法可以幫助資源缺乏的學生扭轉弱勢,爭取一張大學入場券? Richard Eng 16歲的女兒Stephanie 參與其中兩日的體驗,希望以同樣是中學生的身份,感受同齡面對的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