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工仔為口奔馳,所為不過一口安樂茶飯,而一餐飯,足可見證本港農業發展興衰!以前香港人開飯,桌上的一碗米飯、一碟青菜,都出自本土的稻田、菜田;今時今日大家也許還吃得到「新界靚菜」,但再難吃到港產大米!究竟香港還有沒有種稻的農夫?今天吃到的「新界靚菜」,又是不是港產的地道菜種?王喜帶大家反轉新界,尋找「港產」農夫的蹤跡!
主持王喜幾經辛苦,找到一段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新界稻田收割情況紀錄片,而今天的上水,仍有人珍藏父祖輩用過的耕作農具,阿喜順藤摸瓜,竟然找到碩果僅存的一位米農!這位農夫叔叔原來是位七十年代的新移民,原本從事裝修行業,十多年前才開始在元朗錦田租田耕種,七年前更開始種稻米,成為本港唯一一塊稻田。在今天新界原居民爭相將農地賣給地產發展商換現金,為何仍有人堅持種稻米?農夫叔叔所用的米種又由何處引入?昔日總有一間在你家門附近的米舖,如今也成了稀有的老店,阿喜幾經尋訪,找到石硤尾一間開業四十多年的老字號米舖,天花板上掛着殘舊吊扇、牆上有鐵皮月曆板、銅秤上的法碼也依舊,但店內賣的再不是昔日的中國米,面對超級市場與便利店的激烈競爭,這種傳統老舖有甚麼應變招數?
元朗錦田的石崗,還有兩個現時仍然運作的菜站(即合作社),負責收集菜農的收成,轉交蔬菜統營處,再賣菜的錢交回菜農。拍攝當天,全天卻只有兩位菜農交菜。現時主力種有機蔬菜的菜農,會跟大家細味香港農業興衰;還會為大家介紹一個隨農業而式微的行業 - 菜種行。